把育人、科研融入转型发展-九游会网址j9

传统媒体

太原理工大学

把育人、科研融入转型发展-九游会网址j9

发布时间:2023-12-01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原文: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至此,我省高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已达10个。

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教师团队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庆学教授为带头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爱国奉献、爱岗敬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代代相传,倾力培育国家栋梁之材,形成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青、四青人才挑大梁,“80后”“90后”青年教师为创新生力军的教学科研团队。

“重型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工业化的脊梁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团队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将冶金、矿山等重型装备自主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发展方向,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区域转型发展的重任。”团队带头人、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院长黄庆学表示。


创新教学模式

培育高质量人才

10月26日至28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太原理工大学博士后郝云晓的“机械装备电液双动力融合节能高效驱动与控制技术”项目获大赛创新赛铜奖。

作为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教师团队成员,郝云晓也是团队培养出的优秀学子。在太原理工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郝云晓2021年进入该校力学流动站开始师资博士后工作。他此次所获奖项是我省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赛道获得的最高奖项。

“坚持赛创研教融合,推进产学研用合作。近年来,团队时刻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涛介绍,黄庆学院士提出固本强基的办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制度,转变了学风,改进了教风,大幅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团队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项目3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

为强化专业教育和宽领域基础研究,团队专门成立特种机器人创新工作室,给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场地和平台,多方联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多学科交叉研究能力的拔尖人才。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锻炼了综合能力,先后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5项、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很多本科生在此萌生扎根科研的想法,还有的学生将竞赛所获奖金捐出作为机器人工作室的研究资金。“我们把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科研教育中。学生在学习、科研过程中自然激发了为祖国、为家乡作贡献并努力奋斗的想法。”王涛说。

范婉婉是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四年级学生,2021年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去年在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博士联合培养。从硕士研究生时期开始,她就师从黄庆学院士进行超薄精密不锈钢极薄带轧制变形机理研究。提及多年学习经历,她深感受益匪浅:“刚开始学习看文献时,黄老师就要求我们对每篇文献至少提出3个质疑的问题。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要求我们的研究课题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

团队坚持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不断探索研究生高质量培养路径,与国内众多顶级企业共建研究机构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包括徐工集团“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及研究基地,三一重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或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可在这些企业开展研究与实习,不仅拓展就业机会,也扩大了学校声誉和影响力。“我们实行双导师制,学生既有学校导师,还有企业导师。在企业导师培养下,很多学生已经提前步入工作状态,毕业后入职企业很快就成长为技术骨干。”提及就业前景,范婉婉信心满怀,“刚入毕业季,我的同学已经拿到好几份录用通知,这与团队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是分不开的。”


勇攀科研高峰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11月中旬,记者走进太原理工大学先进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成形加工车间。阳光映照下,“先进材料推动装备发展,高端制造引领产业升级”的红色条幅格外醒目。车间里,大型宽厚板轧机、矫直机、滚切剪、棒材修磨机器人等设备一应俱全,玻璃橱窗里陈列着高性能铝镁复合板、钢铝复合板、无缝金属复合管等各种金属复合材料样品。

“这是一块高导热导电铜铝复合板。由于不同金属变形能力差异大,传统的平轧工艺加工后容易翘曲。现在我们使用波纹轧制方法,增大难变形金属的变形能力,轧制后板形良好;界面呈波纹形状,还可增加异种金属间结合面积,使结合更牢固,且细化金属晶粒,提升板材力学性能。”手拿一块中间结合面呈波纹状的双金属复合板,团队成员、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元铭深入浅出地讲解着。

金属复合材料兼具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力学特性,同时可降低成本,在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清洁能源、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黄庆学院士国际首创的双金属复合板波纹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复合板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的结合强度低、残余应力大、板形质量差等三大难题,为开发出效率高、质量优、成本低的金属复合板轧制工艺和成套生产装备提供关键技术和科学依据。

“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提及艰难的攻关过程,王涛至今记忆犹新,“金属成形实验面临着高温、大载荷等环境,即便炎炎夏日,师生们做实验时也得穿着厚厚的隔热服,实验结束后浑身湿透,像在水里泡过一样。”

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团队成员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担当,数十年磨一剑,在先进金属成形技术与装备、机电装备节能与智能控制、煤机装备智能化等方向构建了“材料—工艺—装备”全流程研发体系。近5年,团队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12项、国家专利优秀奖3项、山西省专利一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3项、国际发明专利43项。

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高端领军人才权龙教授提出的非对称泵控非对称缸、液电混合主被动驱动等创新技术,是迄今为止能效最高的工程装备系统集成方案。针对无法低压损高动态检测流量闭环控制的国际性难题,权龙研制出可编程、流量控制误差小于3%、兼具微动精准和低压损大流量的高性能比例多路阀,形成自主可控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技术体系与完整产业链,打破了我国高性能比例阀长期受限的困局。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志华教授提出低温高速冲击制备大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的新方法,为我国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自主创新增辉添彩。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寇子明教授研制的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连续换带技术,解决了换带装置履带的刚性驱动与胶带橡胶体流变性驱动的耦合问题,为破解煤炭带式输送难题作出贡献。


热忱服务社会

助力转型发展

11月中旬,太原理工大学先进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成形加工车间里,几名研究生用精密十二辊冷轧机轧制出不锈钢精密极薄带,即我们耳熟能详的“手撕钢”。仅有a4纸四分之一至七分之一厚度的“手撕钢”,在学生手中被轻而易举地撕开。

“我们研究基础原理、关键工艺,太钢进行生产应用。通过产学研合作,目前‘手撕钢’在实验室实现了0.01毫米的突破,太钢在生产中实现0.015毫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王涛教授介绍,“手撕钢”被誉为“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具备优异的精度、耐蚀性、表面光洁度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折叠屏手机、血管支架、航天飞机、卫星帆板等领域。近年来,团队开发的不锈钢极薄带高精度轧制工艺技术,支撑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实现了世界最薄最宽的不锈钢带钢高精度稳定轧制,产品出口至美国、日本等国家,为保障国家关键材料供给安全奠定了基础。

科技创新既要聚焦国际学术前沿,更要服务国家重大亟需,助力区域转型升级。团队依托在冶金装备、矿山机械和工程机械等行业领域的独特优势,开展了特色鲜明、引领需求、突破瓶颈的社会服务活动,赋能山西推动高质量发展。

黄庆学院士兼任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西研究院院长,团队承担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9项,与地方和国有大型企业共建5个产业研究院,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团队还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分别共建“金属成形技术与重型装备”和“智能采矿装备技术”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团队为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在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团队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斗容22立方米、机重390吨的矿用液压铲,为当时国内最大。团队与徐工集团合作研发出覆盖6吨至200吨液压挖掘机的全系列多路阀,已配套挖掘机1150余台套,产生经济效益1.5亿元,累计节省外汇7000余万元。团队为太原市恒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发出高效节能的热修磨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我国从该装备进口国成为出口国。团队开发的高强钢板矫直成套装备与技术、板带轧制全流程智能化设计等技术同样打破国外垄断,为众多钢铁企业提供同质价优的国产软硬件产品,助力中国装备走向国际市场。

本报记者 邬帅莉


记者手记

2009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他带领科研团队,突破国外高精探测装备技术封锁,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执着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黄大年的精神在中华大地延绵传播、深深扎根。

近日,记者走近我们身边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教师团队。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团队成员不仅是教育者,更是科学家。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让人感佩和动容。

胸怀大志,笃行于微。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是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教师团队的治学初心,更是他们的实践担当。远离浮华与喧嚣,没有工作日、节假日之分,他们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劲,夜以继日、团结协作、集智攻关,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为众多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教育报国,矢志创新。持续践行和弘扬黄大年精神,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教师团队将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国家重型装备领域培育良才。未来,期待我省涌现出越来越多潜心教书育人、勇攀科研高峰的优秀教师团队。

本报记者 邬帅莉

来源:山西日报,2023年12月1日第6版

链接: 

最新动态

网站地图